更多

剛測試出結果的同學,往往會驚訝於,為什麼同一個父系,姓差异這麼大?

先來看一下當前姓氏統計,查詢F793在23魔方的基因尋蹤裡姓氏構成,2019-10-19資料如下:

總共1795人。

姓氏 比例
8.47%
8.08%
5.98%
5.48%
4.54%
3.15%
2.43%
2.10%
1.55%
1.49%
1.49%
1.27%
1.27%
1.27%
1.22%
1.05%
1.00%
1.00%
1.00%
0.94%
0.89%
0.83%
0.77%
0.77%
0.77%
0.77%
0.72%
0.72%
0.72%
0.72%
0.66%
0.66%
0.61%
0.61%
0.61%
0.55%
0.55%
0.55%
0.55%
0.55%
0.55%
0.50%
0.50%
0.50%
0.50%
0.50%
0.44%
0.44%
0.44%
0.39%
0.39%
0.39%
0.39%
0.39%
0.39%
0.39%
其他 24.54%

可以看到確實姓氏有很大差異。這是由3方面原因導致。

1、先秦時代姓氏不穩定

F793共祖於春秋中早期。

先秦時代,姓和氏是分開的兩碼事,姓用於“別婚姻”,氏用於“別貴賤”。男子稱氏,女子稱姓。

比如羋楚王族,都是姓。國君的氏為,當然只能是現任的國君才能以為氏,不是國君,就不可以。所謂公族就是與國君有共同祖先的所有人。楚國的公族主要有:,戰國時期屈、景、昭三家在公族最大,成為楚國的代表。

與宗法制度緊密相關。當一個家族在分立家支時,一定會命,所以是可變的。命有多種方法,但主要有三種。一是以封地名為氏,如韓,趙,魏。二是以所居官職為氏,如“司馬史”,即為司馬氏。三是以祖父的為氏,如齊文公之子字子高,其孫便以為氏。

所以即使是同一父系宗族,也會有不同的

2、秦漢之際巨大的社會變革,導致姓氏幾乎重新洗牌

先秦時代能擁有姓、氏的多是貴族,平民沒有姓、氏。許多貴族後代無法繼承家業,漸漸變成了普通的民眾,就把姓、氏丟掉了。

戰國末期,秦滅六國,楚漢爭霸。中國經歷了一次巨大的利益格局洗牌,傳統貴族沒落,新興貴族升起,這次巨大的社會變革引發姓氏合流

《通志•氏族略》載,“秦滅六國,子孫皆為民庶,或以國為姓,或以姓為氏,或以氏為氏,姓氏之失,由此始……姓與氏渾為一者也。”

秦漢時期,實行編戶齊民

秦統一全國後,形成了嚴密的戶籍管理辦法。在理論上,國家是戶籍的管理者,然而在實際執行中僅靠為數不多的地方官員對人口實施具體管理,往往難以達到有效控制的目的。因此,秦朝政府利用社區組織加強控制,進行什伍編制,“定什伍口數,別男女大小”,“什伍皆有長”,實行“連坐制度”;“使民無得擅徙”,人口遷居,應請求地方官吏“更籍”。戶籍管理制度已相當完備了。漢承秦制,戶籍管理又有發展。劉邦委任蕭何作丞相,蕭何編制《九章律》,其中的“戶律”規定了詳細的戶籍管理辦法,規定凡政府控制的戶口都必須按姓名、年齡、籍貫、身份、相貌、財富情況等專案一一載入戶籍,被正式編入政府戶籍的平民百姓,稱為“編戶齊民”。

姓氏合流編戶齊民相互作用。導致原本有姓、氏的貴族或選國名,或選姓,或選氏,或隨機起了一個新姓。使原本大量沒有姓、氏的平民由各種方法起了一個新姓。至此形成了沿用到現代的姓氏制度。

秦漢之際大部分人的姓是新起的,而不是繼承自父系祖先。這就導致秦漢與先秦的間隔,成為無法逾越的“姓氏分界線”。共祖到先秦時代的單倍群,必然存在各種姓氏的後代。

3、漫漫歷史長河,改姓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

秦漢以後,中國子女一般會隨父姓,然而由於過繼、抱養、老王、避禍、孤兒、賜姓、入贅等情況,姓氏的傳承並非一成不變,對於比較久遠的家族,仍然保持本來姓氏的比例就更低了。

根據已有的資料統計,距今2300—1800年左右的單倍群,首位姓氏占比20%左右,這個姓氏可能就是秦漢時期那位祖先的姓氏;距今1800—1000年左右的單倍群,首位姓氏占比30%-35%左右;距今1000-500年以內的單倍群,首位姓氏占比50%左右;距今500年以內的單倍群,首位姓氏占比50%-75%左右。

可以看到,從秦漢以來,80%的人至少改過一次姓。對絕大部分人來講,家譜中記載的同姓遠祖,或者姓氏傳說中的姓氏來源,都不是自己真正的祖先。

由上述3條原因,F793的後代到今天各種姓氏都有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。但我們還是可以通過大資料統計與分支細化,逐漸理清每個秦漢以來的下游單倍群姓氏。

或許,當知道足夠多秦漢以來的單倍群姓氏以後,我們就可以嘗試向前推測F793老祖是誰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