更多

刚测试出结果的同学,往往会惊讶于,为什么同一个父系,姓差异这么大?

先来看一下当前姓氏统计,查询F793在23魔方的基因寻踪里姓氏构成,2019-10-19数据如下:

总共1795人。

姓氏 比例
8.47%
8.08%
5.98%
5.48%
4.54%
3.15%
2.43%
2.10%
1.55%
1.49%
1.49%
1.27%
1.27%
1.27%
1.22%
1.05%
1.00%
1.00%
1.00%
0.94%
0.89%
0.83%
0.77%
0.77%
0.77%
0.77%
0.72%
0.72%
0.72%
0.72%
0.66%
0.66%
0.61%
0.61%
0.61%
0.55%
0.55%
0.55%
0.55%
0.55%
0.55%
0.50%
0.50%
0.50%
0.50%
0.50%
0.44%
0.44%
0.44%
0.39%
0.39%
0.39%
0.39%
0.39%
0.39%
0.39%
其他 24.54%

可以看到确实姓氏有很大差异。这是由3方面原因导致。

1、先秦时代姓氏不稳定

F793共祖于春秋中早期。

先秦时代,姓和氏是分开的两码事,姓用于“别婚姻”,氏用于“别贵贱”。男子称氏,女子称姓。

比如芈楚王族,都是姓。国君的氏为,当然只能是现任的国君才能以为氏,不是国君,就不可以。所谓公族就是与国君有共同祖先的所有人。楚国的公族主要有:,战国时期屈、景、昭三家在公族最大,成为楚国的代表。

与宗法制度紧密相关。当一个家族在分立家支时,一定会命,所以是可变的。命有多种方法,但主要有三种。一是以封地名为氏,如韩,赵,魏。二是以所居官职为氏,如“司马史”,即为司马氏。三是以祖父的为氏,如齐文公之子字子高,其孙便以为氏。

所以即使是同一父系宗族,也会有不同的

2、秦汉之际巨大的社会变革,导致姓氏几乎重新洗牌

先秦时代能拥有姓、氏的多是贵族,平民没有姓、氏。许多贵族后代无法继承家业,渐渐变成了普通的民众,就把姓、氏丢掉了。

战国末期,秦灭六国,楚汉争霸。中国经历了一次巨大的利益格局洗牌,传统贵族没落,新兴贵族升起,这次巨大的社会变革引发姓氏合流

《通志•氏族略》载,“秦灭六国,子孙皆为民庶,或以国为姓,或以姓为氏,或以氏为氏,姓氏之失,由此始……姓与氏浑为一者也。”

秦汉时期,实行编户齐民

秦统一全国后,形成了严密的户籍管理办法。在理论上,国家是户籍的管理者,然而在实际执行中仅靠为数不多的地方官员对人口实施具体管理,往往难以达到有效控制的目的。因此,秦朝政府利用社区组织加强控制,进行什伍编制,“定什伍口数,别男女大小”,“什伍皆有长”,实行“连坐制度”;“使民无得擅徙”,人口迁居,应请求地方官吏“更籍”。户籍管理制度已相当完备了。汉承秦制,户籍管理又有发展。刘邦委任萧何作丞相,萧何编制《九章律》,其中的“户律”规定了详细的户籍管理办法,规定凡政府控制的户口都必须按姓名、年龄、籍贯、身份、相貌、财富情况等项目一一载入户籍,被正式编入政府户籍的平民百姓,称为“编户齐民”。

姓氏合流编户齐民相互作用。导致原本有姓、氏的贵族或选国名,或选姓,或选氏,或随机起了一个新姓。使原本大量没有姓、氏的平民由各种方法起了一个新姓。至此形成了沿用到现代的姓氏制度。

秦汉之际大部分人的姓是新起的,而不是继承自父系祖先。这就导致秦汉与先秦的间隔,成为无法逾越的“姓氏分界线”。共祖到先秦时代的单倍群,必然存在各种姓氏的后代。

3、漫漫历史长河,改姓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

秦汉以后,中国子女一般会随父姓,然而由于过继、抱养、老王、避祸、孤儿、赐姓、入赘等情况,姓氏的传承并非一成不变,对于比较久远的家族,仍然保持本来姓氏的比例就更低了。

根据已有的数据统计,距今2300—1800年左右的单倍群,首位姓氏占比20%左右,这个姓氏可能就是秦汉时期那位祖先的姓氏;距今1800—1000年左右的单倍群,首位姓氏占比30%-35%左右;距今1000-500年以内的单倍群,首位姓氏占比50%左右;距今500年以内的单倍群,首位姓氏占比50%-75%左右。

可以看到,从秦汉以来,80%的人至少改过一次姓。对绝大部分人来讲,家谱中记载的同姓远祖,或者姓氏传说中的姓氏来源,都不是自己真正的祖先。

由上述3条原因,F793的后代到今天各种姓氏都有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。但我们还是可以通过大数据统计与分支细化,逐渐理清每个秦汉以来的下游单倍群姓氏。

或许,当知道足够多秦汉以来的单倍群姓氏以后,我们就可以尝试向前推测F793老祖是谁了。